发布日期:2025-09-07 09:27 点击次数:200

2020年起,全国各地都已按照教育部之前的既定部署先后实施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目前正在全面深入推进的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乡村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助推县域教育振兴发展,有效促进县域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有效促进县域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很多地方进行的县管校聘改革都是简单地将在竞聘上岗中落岗落聘的教师异地交流到乡村薄弱学校而不是按照要求将一定比例的优秀骨干教师交流轮换,这不仅违背了县管校聘改革的初衷更是让强校更强弱校更弱从而使得城乡资源更加失衡。
在国家层面的“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全国各地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和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就成为了落实“双减”政策的两大主线,另外,对于在职教师课外有偿补课一直以来也是从严从重进行治理,这种治理的力度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对违纪违规课外有偿补课教师的一经举报查实后的处罚和处理上。
综合各地已经发生的查处信息,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付出的代价还是很大的,主要包括:全额退还违规补课费用;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合格;取消两年或三年内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工资晋级、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聘等资格;取消各类荣誉称号;降低岗位等级、调离教学岗位;撤销教师资格、开除或解聘。
对于其中的处罚之一也就是调离教学岗位,不少地方都是将涉事教师由县城学校发配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年或三年,应该说这样的处罚是很严重的,毕竟城区学校一直以来都是乡村学校教师梦寐以求甚至是竭尽全力都想进入的,曾几何时,乡村学校教师要想进城是要花费多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啊,有时还事与愿违。
将竞聘上岗中的落岗落聘教师异地交流到乡村学校以及将课外有偿补课受到查处的教师发配到乡村学校,这两种做法让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失去了应有之义,更是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伴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乡村教师各种优待倾斜措施的实施,出现了另一种特殊情况。
之前看到有位乡村教师发布的信息(如下图所示),说当地县管校聘改革后,全镇198名教师直聘或竞聘成功,11名教师落聘,直聘或竞聘成功的教师在原岗位上班并领取原岗位工资,落聘的教师由县里调配到县城的不同学校,但职称岗位级别以及职称岗位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县城教师违规发配下乡,乡村教师落聘强制进城,情况又有了新变化。
基于对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以及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很多地方都已在进行超前谋划和布局。湖南安仁县2022年面向全县义务教育教师选聘50人到县直事业单位和乡镇所属事业单位任职,江西万年县2025年测算将年均剩余超230名教师拟研究转岗分流政策,也还有些地方明确建议教师积极参加社工类技能考试。
据湖北鄂州市委编办消息,近期,该市统筹配置教育领域编制资源,根据小学生源出现下跌的趋势,当地从2024年起迅速将编制保障重点从小学转移到中学阶段。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源下跌潮,在充分保障教学需求、确保编制配置达标基础上,科学设置教育编制限额,明确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不超过8850名,提前锁死总量。